俄罗斯高校中国交流访问代表团来我校交流访问

作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 时间:2025-11-06

11月5日下午,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高等教育部部长娜塔利娅·维库洛娃率俄罗斯高校中国交流访问代表团一行7人来我校交流访问。合作座谈会在鄠邑校区办公楼第四会议室举行,我校副校长张骁勇、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参会。

张骁勇在欢迎致辞中向来宾介绍我校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院校、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项目院校,在国际化办学中探索出的特色路径、比较优势和成功案例,强调学校实施“开放融合”行动以来,在共建“鲁班工坊”、中文工坊、境外办学等工作中取得重要突破。他指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为新型大国关系树立了典范,后贝加尔边疆区作为中俄边境合作前沿和能源互联枢纽,为两国经贸往来和教育人文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倡议我校与后贝加尔边疆区高校探索能源领域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为区域能源开发精准育才;共建高水平能源科技创新联合平台,协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共同为中俄能源合作贡献人才与技术力量。

娜塔利娅·维库洛娃在致辞中介绍了后贝加尔边疆区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强调远东合作开发中人才与科技的关键作用,提出通过技术合作研究、互派师资、制定共同发展计划等方式,强化教育合作力度。她希望可以在油气开发、机械自动化开采等领域先行先试,依托产业发展,推动双方技术研发的深度合作。

在互动交流环节,俄罗斯南方大学校长、欧亚商务联盟主席伊姆兰·阿克佩罗夫,俄罗斯高加索人民友谊学院校长莱多维奇·塔季扬娜,俄罗斯互动发展学校“TriKita”校长叶卡捷琳娜·沃洛基蒂娜先后发言,广泛探讨了“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天才少年开发计划与我校创新班衔接培养等议题。

座谈会后,俄罗斯高校中国交流访问代表团一行前往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三维可视化虚拟仿真实验室、管道工程学院复杂气体集输模拟管路系统实验室参观。随后,伊姆兰·阿克佩罗夫、娜塔利娅·维库洛娃在鄠邑校区第一会议室做学术报告,百余位师生参会。

娜塔利娅·维库洛娃在题为《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学术报告中,通过详实的空间地理标识方法,介绍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典型特征。此后聚焦外贝加尔边疆区,从教育、产业、区域发展等多维分析视角,展示该地区基于资源禀赋形成高等教育特色模式的发展路径。

伊姆兰·阿克佩罗夫在题为《欧亚地区商业教育转型研究》的学术报告中,提出当代教育的三类重要挑战,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数字化转型和跨文化合作,进而介绍融合学术知识与商业实践的“欧亚专家”一体化教育新模式。他认为中国在未来世界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鼓励师生知行合一,持续提升国际视野和创业思维。

此次俄罗斯高校中国交流访问代表团来我校交流访问,有助于加深双方了解,提升双方合作意愿,扩展双方合作领域,为我校“开放融合”行动和国际化工作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文:陈丁

图:宣传部、温馨

审核:董皓

Copyright© 西安石油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18号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382260 邮箱:waiban@xsyu.edu.cn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